“十二五”開局之年,淮安市按照“政府主導,多方共建,項目帶動,資源共享”的工作思路,超前部署和安排大型不銹鋼遠傳壓力表資源協作共用平臺建設,在制度體系建設、經費投入、創新機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大型不銹鋼遠傳壓力表資源協作共用平臺服務自主創新和地方經濟發展的效果日益顯現,為加快推動“十二五”江蘇大型儀器協作共用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是建立和完善平臺管理制度體系,全面施行新的大型儀器協作共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把建立以資源共享為核心的制度體系作為工作重心和切入點,重新修訂出臺了大型不銹鋼遠傳壓力表協作共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及其實施細則。為適應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技術需求,該管理辦法將以往“先補后測”的傳統做法徹底改為“先測后補”,面向用戶和入網儀器單位(機組)建立以開放共享為中心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兩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大大提高了不銹鋼遠傳壓力表的利用率和使用水平,目前不銹鋼遠傳壓力表儀器設備利用率從以往的40%提高到現在的60%以上,啟動大型不銹鋼遠傳壓力表儀器設備聯合評議工作,促進資源共享,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為促進全區大型不銹鋼遠傳壓力表資源的統籌規劃和合理布局,從源頭上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已著手制定大型不銹鋼遠傳壓力表設備聯合評估評審管理辦法,建立聯合評審機制,對財政資金全額或者部分出資新購、新建不銹鋼遠傳壓力表設備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經濟性進行聯合評審,并將聯合評審結果作為有關部門審批購置的重要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