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核電設備需求將大增
我國的核電運營具有壟斷性,主要是有三大核電運營商即中核總、和中電投進行投資運營,其他企業只能參股50%以下。主要的核電設備制造商,有東方電氣[45.80 2.35%]、上海電氣[10.18 0.49%]、哈動力這三大電氣設備制造商和一重、二重。
隨著我國核電項目的大力發展,未來幾年核電設備的需求將大大增加。我們預計,到2020年我國的核電在運行裝機容量將要達到75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按照每千瓦約12500元計算,未來設備的需求將達到4000億元左右。從目前我國已建和在建的核電機組的設備采購來看,核島設備中東方電氣和上海電氣、一重的份額較大,哈動力也有一部分份額。其中,東方電氣在核島設備中的份額最大。蒸汽發生器中東方電氣市場占有率最高,達35%;其次是上海電氣和一重,分別在20%左右;哈動力稍弱。
二 風電行業將步入成熟期
風電技術日益成熟,產品質量可靠,可用率已經達到95%以上,已是一種安全可靠的能源。風力發電的經濟效益日益提高,發電成本已經接近煤電,低于油電和核電。若加上煤電的環境保護與交通運輸的間接投資,則風電經濟性優于煤電。風電場建設工期短,單臺機組安裝僅需幾周,從土建、安裝到投產,只需半年至一年時間,是煤電、核電無法比擬的。
三 多晶硅廠商難獲超額收益
太陽能行業的成本下降,來自于技術進步和規模效應。光伏規模每擴大一倍,成本能夠降低20%左右。未來三年,預計規模效應能夠壓縮30%左右的成本,另外,技術進步也能夠壓縮30%的成本。我們保守預計,2010年將達到500兆瓦,如果政策實施到位,預計將達到800兆瓦